戴貴立-屏東報導
屏東市民族夜市,賣鱔魚意麵有兩家,食材來源,並不清楚,不知是否有專業養殖戶。
在屏東縣鄉間水溝,就有外勞假日溝圳釣鱔魚,當作娛樂也可以加菜。他們比我們在地人更能夠掌握南台灣水產資源。看來他們更懂得享用免費自助的野味,同時當作假日休閒!
黃鱔是一種細長、無鱗的淡水魚類,屬於合鰓魚科,身體呈蛇形,顏色褐黃並有深色斑點。牠們分布廣泛,主要棲息在泥質地的水域中,如稻田、池塘、爛泥巴、溪流等。鱔魚具有經濟價值,可供食用,是亞洲常見的食材,常見菜餚就是鱔魚意麵,一般家庭不會處理,夜市買比較方便實在。
體形細長呈圓柱狀,類似蛇形,無鱗片,身體覆蓋黏液。主要棲息在泥質地的淡水環境中,如稻田、湖泊、溪流、水溝、池塘和沼澤等。
夜行性,以水生昆蟲、蠕蟲和小魚為食。口腔有皮褶,可以直接呼吸空氣。
自然分布於亞洲東部及東南亞,包括中國、日本、韓國、台灣等地。營養方面富含蛋白質,以及鈣、鐵、磷等礦物質,還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DHA、卵磷脂。
傳統上認為具有補虛損、強筋骨等功效,對身體虛弱、病後或產後的人有益。又因為含有特殊的「鱔魚素」,可能有助於穩定血糖。這點還要求證專業,不宜馬上相信。
鱔魚死後體內會產生有毒的組織胺,因此必須煮熟才能食用,高溫煮沸也無法完全破壞組織胺,所以務必確保是新鮮的鱔魚。
街坊買的鱔魚多為人工養殖,有些會有土味,料理前先用米酒薑片等方式去腥。

